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便民服務 > 觀光旅遊人文專區 > 觀光景點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大楊油庫-見證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

大楊油庫-見證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2
大楊油庫-見證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2

大楊油庫-見證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

景點簡介:      

1954年12月,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雙方簽定共同防禦條約,1956年8月,政府根據防衛條約協定實施陽明山計劃,擴建原有的公館機場,1959年11月7日機場落成啟用,為遠東第一大的空軍基地,並取抗日剿匪名將邱清泉之名,命名為「清泉崗」機場。

1966年1月29日,美國C-130型大力土運輸機進駐台灣,以支援對越作戰,並於「清泉崗」機場作為美軍對北越轟炸的後勤基地,美軍於本年度於清水鎮〈現今的清水區〉的楊厝里興建油庫七座,面積十六公頃;每座油槽設有防溢堤、東西向長約78公尺,南北向長約79公尺,牆高約1.5公尺;油槽直徑約28.4公尺,高約16公尺,外環階共66階,鋼板厚度0.9-1.5公分,興建目地為提供美軍在越戰期間戰鬥機及B52轟炸機的飛機用油所需。美軍油輪停泊在高美海域,透過油管,先將輸送到高北里的加壓站;然後順著大甲溪的油管,將油料往東溯溪而上送到設在楊厝里的七座大型油槽中。

隨著越戰及共同防禦條約的結束,在台灣的大楊油庫在軍事上所扮演角色逐漸退色,2000年3月,軍方將油槽以廢鐵標售拆除,台中縣文化局〈現改制為台中市文化局〉、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及地方熱心人士努力協調之下,籌措60萬元油庫讓渡金,從得標廠商買下最後一座油槽,為了籌得這筆經費,舉行了一連串的募款活動,包括研討會、義賣演唱會及發行「油庫之友卡」,藉由一人一卡、一卡一千元、六百人六十萬的募款活動,終於讓油庫得以獲得保存,繼續站立於大肚山台地上,俯瞰台灣海峽的落日美景,未來油庫的再利用及經營管理,仍需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!

 

建築年代:1966年

據點特色:美越戰爭的歷史建物

建址:臺中市清水區楊厝里頂三庄路10-1號(大楊國小)

解說預約:楊厝社區發展協會(0921-787803、04-26200378)

相關圖檔

  • 市府分類: 土地建築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6-13
  • 發布日期: 2014-04-09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清水區公所
  • 點閱次數: 1557